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
晚上8点半,空调维修师杨立明终于回到家中,他只想安静躺一会儿。持续降雨后气温回升,湿热的桑拿天再次来袭,市民对空调的需求又增加了,他又忙碌了起来。
前段时间,近40摄氏度的天,杨师傅绑着安全带,在高楼检查空调外机的接口和螺丝。
(资料图片)
“加氟?他只给你加了‘演技’”
上午9点,32岁的杨立明按照和用户约定好的时间,骑车来到左家庄中街,开始为当天的第二个空调维修订单,做入户准备。他的电动车上,挂着三个不同规格容量的氟利昂罐,背包中还有一主一副两条安全绳,以及扳手、钳子、各式螺丝、测温枪等近50种大小工具。这些家伙事儿,在每天早上5点他起床后,都会一一收拾齐全。
跟客户电话沟通后,他熟练地取下一个氟利昂罐,挎上重重的背包去往14楼。住户打开房门,一股热浪扑面。“太热了,空调不管用了。”住户说,一个月前,空调制冷开始出现问题,自己在街边找了一位老师傅,花了800多元维修和加氟。然而维修仅半个月,空调便又不制冷了。
“别着急,我先给你测一下空调温度。”他说,一般情况下,空调进风口环境温度和出风口温度要相差10摄氏度及以上,才是正常制冷的模式。一番测量,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温度均为27摄氏度,“明显不对。”
这是排查第一步,还得取下防护窗检查室外机。“这种室外机平台有封闭护栏还不错,但设计得太窄,蹲也蹲不下,站也站不起来。”他打趣说罢,便俯身朝着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的小窗户缓缓钻了出去。室外机嗡嗡作响,平台上热浪颇高,遍地都是鸽子屎。几分钟后,他钻回室内,一串汗珠就滴在了地板上。“外机铁外壳被太阳晒得有六七十摄氏度。初步评估有两种可能——压缩机损坏或者压缩机启动电容器故障。”
评估如此快,是因为他已为超过2000台空调看过病,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建议住户,可先尝试更换压缩机启动电容器,“修不好不要钱。”在征得同意后,杨师傅断电再次钻到“小窗户”外,开始拆件换件。“你看,这个东西它不是原厂的,只是打了个标,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你确定上次那师傅给你加氟了?这氟压不对,他只是给你加了‘演技’……”
“搞定!你看温度现在是17摄氏度了吧,正常了。”半个小时后,房间重新通电,温度明显降了下来。杨师傅留下了自己的电话,表示有问题随时可与其联系,有90天的质保期。
“少吃一顿午饭,多挣一份钱”
走出房门,杨师傅在电梯里直接用手擦了擦汗。马路边,他用力拍了几下早已脏污的工作服,“不弄了。干我们这一行的就这样。”下一个目的地,东直门南小街的住户正在等着。“报上来的单子说空调不制冷,温度不稳定。”
东直门南小街沿街,有一片胡同平房。一场急促的雷阵雨后,地面还未完全干透。这样的天气,杨师傅又爱又恨——爱的是,气温降低,干活没那么热,消耗相比不大;恨的是,雷雨会打湿地面和窗台,作业危险性更高,保护工具零件更要小心。
他拎着重重的装备,在胡同中拐弯几次终于进屋。“这温度可以啊,不像不能制冷的。”进屋站定十来秒钟,杨师傅便凭经验作出初步判断。“温度不稳定,老爱跳。设定了制冷20摄氏度,但是一会儿显示27摄氏度,一会儿显示20摄氏度。”住户小萍说,这间房是自己一个月前租下的。由于空调面板上的显示温度老不稳定,体感温度也不够凉快,于是才报修。“要不要加点氟?”她问。
加氟,是不少人遇到空调不制冷或制冷效果不佳时,会首先想到的办法。然而,加氟不是万能的。杨师傅透露,不少家电维修的“游击队”,往往也会首先用加氟来解决空调不制冷问题,加氟有时既是他们的“标准流程”,也是装模作样,层层加价的开始,但空调是否要加氟,需要检查氟压是否明显亏损。比如,空调本身硬件故障、年头久远,机器老旧、房间与空调匹数不匹配等问题引起的效果差,这些是不需要加氟的。
向住户小萍耐心解释完这些,他开始给空调“体检”,检查空调外观和内部状况、用仪器测量室温和出风口温度……反复几次调试后,发现空调并无异样,“我帮你免费清洗下滤网吧。”他说,这个空调显示屏出厂设计就是房间温度和设定温度交替显示,“27摄氏度是房间温度,20度是你的设定温度,空调全面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类似情况不少遇到。对于他来说,这不算白跑一趟,毕竟消费者有需求,也相对缺乏专业知识,报修后上门是自己的责任。刚从平房走出,杨师傅的手机又响了。“您放心,我12点前肯定能到。”手机那头,一位下单的用户在催他了。整理好工具和装备,他又骑车朝着下一单地方奔去。
整个中午,杨师傅都没有找地方吃饭。他只是在结束订单后的间隙,在路边坐下歇歇。“从6月份开始,几乎都不吃午饭的,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主要是单子多、没时间。”杨师傅说。为了应对繁忙的工作,他每天早上会多吃一些饭,“网上都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有吃饭的时间,我就可以多解决一个家庭的烦恼,也能多赚一份钱。”
“这一行,干得越多,胆子越小”
下午2点多,一个订单又响了起来。“你好,家里空调还在漏水,你什么时候上门呢?”电话那头,和平里某小区一位老人着急地问。
这是一个无电梯的六层板楼小区。“漏水挺多的,顺着这个管子老滴。”进屋后老人指着空调说,地面上则放着毛巾和盆子。杨师傅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拿出工具说需要检测一下,然后掀开空调面板,检测室内机情况。一通检查,他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空调室内机的漏水槽裂开了。像这种情况,一般先检查室内机,如果不是室内机问题,就要检查室外机,操作室外机往往涉及高空作业,要正确使用安全带,且会产生高空费用。先检查室内机,也是为用户节约不必要的费用。
考虑到眼前的空调用了些年头,杨师傅与老人商量,用专用油性胶对空调进行“保守疗法”。“你看,检查一圈儿确实很费劲,但问题是什么就是什么。咱也绝对不会像有的人动不动‘小病大修’、用话术欺骗你加价换零部件、换机器。”不到十分钟,空调漏水问题就解决了,价格也让老人觉得划算。
“老人为什么觉得划算?大概率是他之前遇到过‘小病大修’,花过冤枉钱。”杨师傅说,行业内有一些人,明明一台空调的问题很小,却要在漏水、漏氟、加氟等常见故障上夸大其实,层层蒙骗用户加价。
六层楼的检修,杨师傅觉得比较轻松。对于空调维修师来说,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订单是什么情况。今年6月,他还接到一个维修订单,是到32层的高度去维修空调。尽管进入行业有十多年,但在近100米的高空作业,还是比较少见。“我和同事一般会首先评估周围安全情况,将安全绳绑定在嵌入建筑的楼梯护栏、楼道消防栓等坚固地方,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对不下去。”他说,当天晚上,就做了一场噩梦。梦中,自己正要从高空坠落,突然惊醒。“这一行,干得越多,胆子越小。我一个人,身后也是一个家庭。”
晚上7点40分,最后一个订单结束。和往常一样,当天杨师傅的电瓶车跑了超过100公里,换了两块电池。从18岁进入行业至今,他见证了家电维修业的发展,“最开始,我们想学手艺,师傅都舍不得教你,怕你抢他生意,也怕知道行业的一些秘密。互联网技术下,经验丰富的师傅,订单多了,接单也方便,但更需要良心和规范。”他笑着说,建议消费者别贪小便宜,优先找大平台,至少收费透明、维修售后有保障。未来,家电的“小病大修”、层层诱导加价,一定会被淘汰。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