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经典语录 荀子正名名言10句)

2023-08-14 04:20:22 [来源:]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荀子名言经典语录,荀子正名名言10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正名》,出自《荀子》。有鉴于当时各家学派干扰名实关系,使天下纷乱,荀子遂创作了这篇名实逻辑关系的论文。

在《正名》一文里,荀子认为,制定名称是为了「指实」,这与诸侯国的治乱息息相关。还认为欲望是生来就有的,和治乱没有什么关系。同时指出:那些得道之人,在富贵之时能几乎完全满足欲望,在贫贱之时会选择节制欲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选取《正名》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

刑法的名称来自于商朝,

爵位的名称来自于周朝,

礼制的名称来自《仪礼》。

点评:荀子认为,「后王」确定名称。所谓「后王」就是近时、现在之王。比如制定刑法名称的商朝的天子,确定爵位名称的周朝的天子。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生下来就那样叫做天性。

点评: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阴阳二气相和而产生的。精神与外物接触就会有感应,而不经过人为加工的自然而然的就是天性。

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用心之感情对它进行选择就叫做思虑,

有思虑而官能又依此去行动叫做人为。

点评:「伪」是人为的意思。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有了好、恶、喜、怒、哀、乐就叫做有感情。而经过思虑积累、官能练习而形成的叫做人为。

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为正当利益而去做叫做事业,

为了正义而去做,叫做德行。

点评:荀子认为,为了正当利益去做叫做事业,为了正义而去做叫做德行,人们认识外界事物与事实相符叫做智慧。而这些名称都是由后王制定的。

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智者不仅把它们加以分别,

而且还制定名称指代实物。

向上用以表明贵贱,

向下用以辨别同异。

点评:荀子认为,后王制定名称的原因是为了明贵贱、别同异。而且也能让思想表达清楚。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约定后而成为习俗了,就叫做适宜。

与约定的名称不相同,叫做不适宜。

点评:荀子认为,名称本来是不存在的,是后来人为制定的。而名称一旦约定俗成,成为惯例,就叫做适宜。而新名称与预定俗称的名称不同,就叫做不适宜。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

听到名称就能知道实物,是名称的功用。

名称连缀一起形成文章,是名称的配合。

点评:「丽」本义是成对的意思,引申为匹配、配合。荀子认为,名称是用来约定表示各种实物的,而文章是使用各种名称来同论一个意思。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有兼听各家的明智却没有傲慢自大的态度,

有兼容并包的宽宏却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

点评:荀子认为,用正确的道理来辨别邪恶,就像用绳墨来衡量曲直一样。邪说不能使人混乱,各派学说也无处躲藏。而圣人对各家学说能够做到有兼听之明又兼容并包。

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长夜漫漫,

我经常思考我的过错。

对古人从来没怠慢过,

礼义上从没犯过错误。

何必担心别人议论呢!

点评:荀子认为,礼节得当了,忌讳的话就不讲了,怪论也不谈了。而且还会用仁慈的心去说,用公正的心去辨别,也不必担心别人议论。

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得道的人,

富贵了能几乎完全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在贫贱之时就会节制自己的追求,

天下已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点评:荀子认为,欲望虽不能去掉,但可以节制。而那些得道之人,在富贵的时候可以接近于完全满足欲望。不过,在贫贱之时却会节制自己的追求。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