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是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虽然是一个小众、冷门的行业,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两年来,我市古籍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古籍资源的整理、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等,一跃走在了全省前列。
2023年4月3日,我市首个标准化微型古籍修复室正式投入使用。近日,记者走进我市首个标准化微型古籍修复室,探访其如何为培养古籍修复专业人才提供实体空间,又是如何推动全市古籍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
工作人员盘点梳理古籍资源。
功能升级
“老旧小”变“高大上”
6月19日,记者来到遂宁市图书馆,虽是周一例行闭馆,仍有不少工作人员在忙碌。
乘坐电梯来到五楼,在市图书馆特色典藏部工作人员廖波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馆内的特藏文献资源聚集地——九思书苑。这里面积有400余平方米,融古籍修复、古籍查阅、地方文献阅览、古籍展厅、家(族)谱查阅、书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
步入室内,明亮宽敞的空间和古朴温馨的中式桌椅,为古籍活化利用和对公众提供阅览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体验。
“2021年8月31日,遂宁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我们从‘老旧小’的旧馆搬到窗明几净的新馆,古籍保存和工作环境也得到几何级提升。”廖波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各个区域的布置及功能,一边感叹着新馆功能升级带来的变化。
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演示古代雕版印刷工艺流程。
旧馆搬迁,在低矮闷热的库房中,靠着摇曳的风扇,通过2个多月的连续努力,特藏部工作人员一册一册整理、一条一条著录、一张一张拍照、一箱一箱封装、一批一批上架,从拂尘、抖虫、分类、书影、登录、杀虫灭菌到运输、进库、上架,一万余册古籍得到了安全、规范的迁移。
此前旧馆“仓库式”的狭小场所,变成了现代、典雅的储存空间;原来生锈的铁皮柜替换成了樟木书柜;气体灭火、恒温恒湿空调、消防系统、消毒杀虫等设备设施,让馆藏古籍文献资源长期存放有了保障……
新硬件新设施带来新改变新机遇,也助推我市古籍保护工作得到质的提升。
开展“活化古籍”馆校合作系列体验活动。
古籍守护
“古籍医生”用心传承文脉
转个弯入得一房间,这里便是古籍的“家”——古籍书库。库房前摆放着两张桌子,几个年轻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古籍资源普查工作。
“版本年代,清光绪元年(1875);版本类型,刻本;装帧形式,线装……”两个人一组,一个查看,一个登记。20多个项目的普查登记样表记录着一部部古籍的“身份”,“版本(带补配)”“批校题跋”“版式”……一个一个术语,一叶一叶书影,相互印证,一目了然。
“古籍普查是摸清文献资源,分级保护古籍的基础,而最终目的是服务读者。”廖波说。
初入书库,映入眼帘是壮观的书柜,一排排、一列列,林林总总、整齐规范。古籍“宝贝”就静静地躺在里面,等待着焕发新的生命。
古籍修复室一角。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古籍25634册,主要包括全市公共图书馆和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古籍。而在市图书馆,共保存古籍和民国线装书1631种,10131册。其中1912年前的古籍851种,5223册,善本8种75册。
“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古籍,我们的书库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湿度40%—60%。”看着摆放在书柜上的一部部古籍,仿佛走入历史时空,听“它们”讲述着已然消失在岁月里的故事。
书比人寿,古籍是承载民族文明的结晶。
“我们应该被称作‘古籍医生’。”廖波笑着说,作为新时代古籍守护人,他们唯有尽快钻研,才能提升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业务技能;唯有尽力研究,才能将优秀典籍资源完整挖掘、科学整理和保护传承下去;唯有尽心服务,才能守住记忆,涵养城市文脉。
古籍修复
巧手让残卷碎页“重生”
2022年7月,遂宁市图书馆收到热心读者的请求,希望能够将被霉菌侵蚀损坏的书籍《尘埃落定》进行修复。该书籍是著名作家阿来老师签名版,对读者有重要意义。
拿到书的一瞬间,工作人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该书因为霉菌的侵蚀已经严重损害。书页因为被水浸泡等原因已经粘连在一起,且易脆,上面还有不少尘土痕迹,原著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
“这个在我们书籍修复中,已经算损坏程度非常高的了。”廖波回忆。
为此,市图书馆十分重视,在省古籍保护中心吴石玉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将此书精心修复。
窗明几净的古籍修复室。
拆书皮、揭书叶、书叶去污……在安静的空间里,修复师们带着手套轻轻地完成书籍修复技艺的一系列工序,历经一百多天,五百页的书籍重获新生。
“古籍修复技艺是集技术、艺术、文化于一身的复合技艺,其步骤繁杂,难度极高。”廖波感叹,根据损坏程度,一本古籍的修复时间少则几周,多则以年计算,每一步都需谨慎,不能出错。
夏日午后,静谧的古籍修复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修补馆藏纸质文献《治河奏牍》。
《治河奏牍》,又称《张公奏议》《治河全书》,是清代名臣张鹏翮所著。文献定级为三级甲等,破损定级为三至四级。
“馆内此批待修古籍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酸化、老化、虫蛀、粘连、残缺、断裂等病害,所以需要通过古籍保护修复技术,清除表面污物、修复与加固、降低酸化程度、提高本体强度,使其恢复完整外观,延长古籍寿命。”廖波向记者介绍说,古籍的保护修复工作都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这是多功能工作台,这是池水工作区,这是切纸机、便携式测厚仪、古籍修复用纸、排笔、棕刷、装订丝线……”廖波向记者细数着古籍修复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对于古籍“重获新生”这些缺一不可。
“修复的过程中,通过古籍我们仿佛在与古人隔空对话。”他坦言,修复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类修复技艺,还要对文化典籍、审美艺术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妙手育匠心,古书获永存”。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籍。
巧思“架桥”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修复是手段,传承是目的。
要使人们从古籍中汲取营养,还需古籍守护者们创新思路、创造方式、创意项目、创设场景,让古籍文献不再是“冷冰冰且看不懂”的文字,而是一座可以与圣贤跨时空对话的桥梁,才能真正让久藏“深闺”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近年来,遂宁市图书馆充分抓住“世界读书日”、全国古籍普查等契机,全力开展馆藏古籍资源的整理、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让看似“高冷深奥”的古籍走进寻常百姓,亲民而有趣。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大早,市图书馆就迎来了不少前来参加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市民。古籍修复体验、图书赶集、文创集市、“科普视界,知识发现之旅”等18项线上线下阅读体验活动竞相开展。
而其中,古籍修复体验活动格外受到欢迎。不少学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线装书装订操作,沉浸式体验古籍修复技艺,厚植文化自信。“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成为常态,让我们有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初二学生李琦说。
“我们一直不断实践探索别具特色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古籍保护活化利用相结合的研学实践之路。”据廖波介绍,通过雕版印刷术体验活动、活字印刷术体验活动、线装书体验活动、艺术欣赏(古籍法帖)、“小小护书员”等活动的实践,实现馆藏古籍文献资源的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认知传统文化、“迷”上传统文化。
为了更加注重突出古籍资源的地方特色,本土的古籍元素被广泛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例如,遂宁馆藏有《宝贤堂法帖》(清康熙十九年戴梦熊版朱拓本),法帖品相完整,书法艺术高超,我们将其与馆藏《张船山字画》融合,作为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文创产品,让束之高阁的古籍焕发新生。又如,馆藏《船山诗草补遗》(清道光己酉年刻本)中有遂宁历史名人张船山小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于是,我们将此画像也利用起来,作为雕版印刷术研学体验活动的雕版底图之一。”廖波徐徐说。
在古籍活化利用活动策划中,要考虑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梯度衔接的问题,需市图书馆从易到难开发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活动课程。比如,在古籍装帧形式活动中,低年级阶段着重古籍装帧方式的科普介绍和实物(复制品)展示,动手体验经折装、线装书(四眼)的实际制作;中高年级阶段,着重科普各种装帧方式的历史沿革和内在演变逻辑,动手体验线装书(八眼)、蝴蝶装、包背装等难度较高的装帧方式。
同一主题、不同梯度,但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做到了古籍活化利用活动策划内容的逻辑完整性。
一次次不同主题的古籍活化利用体验活动,实现了馆藏古籍的“活”态呈现,真正做到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也让一代代青少年群体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并自觉成为见证者、传播者、传承者。
一本本残破的古书在修复师们的虔敬之心下“妙手回春”,重新焕发出生机,有着“今世可知古,后世可知今”的非凡意义。在每一个“古籍医生”看来,他们潜心守护古籍、修复古籍,再以多种形式传承和推广,为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延长其寿命,让古老的文明世代相传。
修复、守护、传承……一本本古籍,就这样,见证并支撑起中华文脉的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 何杨)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