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资料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人拄杖春游,春风化作“杨柳风”,雨水是为 "杏花雨",诗人这样形容早春的风雨,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有画意。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是一首赠别诗,与春景融合在一起,更显美感。
蒙蒙细雨不觉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树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一点响声。
薄暮时你离开了,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充满了我的惜别深情。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洗刷了空气中的尘土,更给这离别带来丝丝愁绪。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诗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1、伤春怨·雨打江南树(宋代-王安石)。
2、武昌近城阻风雨三日不得到城下遣兴一首山南佥宪之行(元代-宋褧)。
3、秋夜雨分中韵(宋代-吕本中)。
4、雨中游仗锡(宋代-舒亶)。
5、剡县解雨五龙潭等处送神辞(宋代-陈著)。
6、久雨五首(宋代-刘克庄)。
7、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宋代-杨万里)。
8、清明雨寒八首(宋代-杨万里)。
9、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宋代-欧阳修)。
10、上元后连数日小雨作寒戏作四首其四(宋代-陆游)。
11、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其七(明代-梁有誉)。
12、晚行山中遇雨(近现代-刘咸荥)。
13、雨过阮怀留同鲁玉小饮拨闷戏成(清代-梅庚)。
14、雨中移得秋色十馀株种竹侧意更欲种菊花数十本复简松乔(清代-戴亨)。
15、绍兴乙居秋仲冒雨独游阳华岩胜绝未让淡山岩(宋代-游何)。
16、雨中花雨窗咏梅和南耕作(清代-陈维崧)。
17、雨中同孟原佥宪登嘉鱼亭(明代-蓝智)。
18、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其二(明代-徐溥)。
19、雨宴封丘别第(明代-李梦阳)。
20、卜算子咏雨(元代-刘基)。
21、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宋代-梅尧臣)。
22、雨阻秦溪宿马养拙林下(宋代-孙锐)。
23、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唐代-皇甫冉)。
24、秋晴得雨(宋代-姜特立)。
25、积雨书闷(清代-盛徵玙)。
26、鹅湖口大风雨(明代-杨循吉)。
27、故山敝庐不庇风雨告归补葺述事兴怀(明代-龚敩)。
28、元夕雨邀里中诸君小饮檀园灯下次伯氏韵(明代-李流芳)。
29、十月奉迎长洲叔洎诸昆赏花值雨不果(明代-康海)。
30、暮雨登圆通阁望邺城有感其一(明代-谢榛)。
31、雨中看花七首其三(明代-何景明)。
32、雨中过龙西雨(元代-郭钰)。
33、三井潭报雨(宋代-唐仲温)。
34、雨中(宋代-区仕衡)。
35、雨宿祁门道中(宋代-吴龙翰)。
36、雨中感怀(清代-金至元)。
37、和吴行甫雨雹韵其一(元代-许衡)。
38、兰陵王哭和雨亭将军师(清代-杜文澜)。
39、雨中寄所思(宋代-赵湘)。
40、龚雨亭都谏挽诗(明代-陈恭尹)。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西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